□本報記者 馮軍福
7:30在棉花試驗田里查看棉花長勢。
9:30在棉花組培室查看棉花實驗情況。
14:30李付廣與學生在實驗室里查看棉花幼苗。
18:00在溫室觀察試驗棉花品種長勢。
20:20完成實驗室的工作后,又開始處理公文郵件,審批學生論文。
在新疆,“中棉所41”品種喜獲豐收。受訪者供圖
學生用棉花扎成的花束是李付廣最看重的禮物。
8月23日,幾經邀約,記者終于見到了剛從外地出差回來的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李付廣。
李付廣對棉花有著獨特的喜愛。他的辦公室里,擺放著一束特別的“花”:滿天星簇擁下,一朵朵“棉花”恣意盛開、潔白素雅。
這是教師節(jié)學生送他的禮物,也是他格外看重的一件物品。
“花是學生自己做的,所選用的棉花也是我們培育的王牌產品‘中棉所41’,我覺得特別有意義。”說著,他把花束緊緊捧在懷里。
這是一束創(chuàng)新之花。
“中棉所41”,是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通過國家審定的雙價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李付廣說,它的誕生和推廣,讓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終于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
不僅如此,“中棉所41”還經過千挑萬選,搭載嫦娥四號被送上太空,并長出嫩芽,成為人類在月球表面播種的“第一綠”。
但“中棉所41”的培育過程,卻令人刻骨銘心。
1992年,棉鈴蟲災害在國內大面積暴發(fā),導致一片片棉田絕收。而國外率先研制成功了轉基因抗蟲棉,迅速占領了我國抗蟲棉市場,市場占有率一度達95%。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經濟作物,必須牢牢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中?!睘榱俗寚a抗蟲棉扎根神州大地,李付廣牽頭成立棉花轉基因研究團隊,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培育出“中棉所41”。
如今,與“中棉所41”有“血緣關系”的國產抗蟲棉家族成員達100個以上。國產抗蟲棉的發(fā)展壯大,讓國產棉市場占有率從1999年的5%逆轉為2012年的98%,徹底擊潰國外品種的壟斷。
這是一束辛勤之花。
忙碌,是李付廣的工作常態(tài)。
7:30,到田間查看轉基因棉花長勢;9:30,乘車前往科技成果孵化基地,觀察組培室情況;14:30,在實驗室指導學生做實驗;18:00,到溫室觀察棉花材料;20:20,在辦公室處理公文郵件,審批學生論文……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天,日程卻安排得滿滿當當。
自1989年大學畢業(yè)來到中棉所工作,李付廣已扎根棉田30余年。但他始終記得報到那天的場景。老所長問他:“知道棉花什么樣子嗎?”“我家就是種棉花的?!焙唵蔚膶υ?,讓他從此與棉花有了不解之緣。
棉花的生育期長,搞棉花育種,一年到頭都要忙碌。特別是到了夏季,棉田里熱得像蒸籠,人扎到里面一待就是一天。但李付廣卻憑著執(zhí)著和熱愛,在棉田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這是一束希望之花。
棉花渾身是寶:低酚棉棉籽達到食品標準,人們可以拿它當食物;棉籽仁油分與蛋白質含量超過50%;棉花纖維則是人們的服裝材料。
但李付廣說,未來棉花還有望用于治療癌癥,在醫(yī)藥健康領域發(fā)揮大作用。
“我們研究發(fā)現,棉酚的底物與抗癌天然產物紫杉醇的底物是同一類物質,棉花有合成紫杉醇的原料,但缺乏合成代謝途徑?!崩罡稄V說,他們正在開展利用合成生物學把“原料”放到“工廠”里、讓棉花也能合成紫杉醇的研究。
前期,中棉所利用棉花愈傷組織和動物腫瘤細胞快速增殖、持久再生的相似性原理,已探明棉花特有的腫瘤抑制因子G蛋白,可靶向抑制卵巢癌、食管鱗癌、胃腺癌等人類常見癌癥細胞增殖的機理。未來,他們將利用棉花天然產物G蛋白開發(fā)新型抗癌藥物。
“隨著棉花科研進入分子時代,我們要解決的不僅是今天的問題,更要面向未來產業(yè)發(fā)展需要,考慮好明后天的問題,讓中國棉造福世界。”李付廣說。
科學家名片
李付廣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原學者,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學會棉花分會理事長,國家棉花產業(yè)聯(lián)盟理事長,國家棉花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主要從事棉花遺傳改良工作,在轉基因技術創(chuàng)新、抗蟲種質創(chuàng)制及棉花基因組學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績。主持國家863計劃、973計劃、轉基因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或課題1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1項。
心聲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經濟作物,必須牢牢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中?!?/p>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本報記者 王錚 攝
(責任編輯:梁艷)